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 “福建舰” 即将正式服役,其 “全甲板攻击” 能力首次获得官方确认。这一关键能力的突破,打破了美军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推动西太平洋战略力量天平发生倾斜,标志着中国海军远洋作战理念实现革命性转变数魅优配,航母技术取得巨大飞跃。
中国国家电视台首次公开报道福建舰将具备 “甲板负载打击” 训练的能力,这意味着中国即将掌握 “全甲板攻击” 战术。该战术由美军在越战时期首创,通过短时间内饱和式出击,迅速压制敌方防御体系。福建舰之所以能实现这一能力,关键在于其配备的全球领先的电磁弹射系统(EMALS)。相较于辽宁舰、山东舰的滑跃起飞方式,电磁弹射系统大幅提升了舰载机出动效率,为 “全甲板攻击” 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石。
数魅优配
福建舰预计可搭载约 60 架各型战机(含 40 架战斗机),空中打击力量远超此前两艘航母,可有效执行摧毁、压制、威慑敌军及支援两栖作战等任务 。
辽宁舰与山东舰受限于较小的舰载机联队规模(约 24 - 28 架固定翼战斗机),在作战中常面临 “攻强则守弱” 的困境。而福建舰凭借大容量机库和高效弹射器数魅优配,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瓶颈。在 “反介入 / 区域拒止”(A2/AD)战略框架下,福建舰强大的 “全甲板攻击” 能力,成为中国海军运用大型航母进行远洋力量投射,并与优势美国海军进行不对称制衡的关键。未来,福建舰将作为中国三航母战斗群的核心,显著提升海军远海护航、打击及控制能力,助力中国海军突破 “第一岛链”。
中国航母战斗群构建了严密的三层防御体系:外层(185 - 400 公里,由潜艇和战机巡逻)、中层(45 - 185 公里,由驱逐舰和护卫舰覆盖)、内层(100 米 - 45 公里,依靠近防系统),航母作为指挥中枢整合海空力量。这种攻防一体化体系,是中国海军突破宫古海峡、巴士海峡等 “第一岛链” 战略咽喉的关键依托。
福建舰入列后,三航母编队将具备更强的持续存在和力量投送能力。此外,福建舰行动依托强大的区域拒止体系,射程约 4000 公里的东风 - 26 反舰弹道导弹被誉为 “航母杀手”,能威慑远至关岛的美军基地,为航母提供战略掩护。
在台海局势中,部署在台湾以东 300 - 800 公里海域的中国三航母战斗群,可有效规避台军反舰导弹威胁,从东侧对台形成压力,建立足够战略防御纵深,并威慑美日等域外力量介入。以福建舰为核心的三航母编队,结合先进防御体系与区域拒止网络,标志着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拥有了可靠制衡传统海上强权的综合能力,推动西太平洋海权格局迎来深刻变革。
福建舰的入役数魅优配,不仅是一艘新战舰的诞生,更代表着中国强大蓝水海军核心战力的成型。“全甲板攻击” 这一顶级战力不再由美军独享,西太平洋的力量格局已翻开新的一页。
博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