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7月4日,正在访问欧洲的王毅外长,来到了这次欧洲行的最后一站法国。在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法国在欧盟内部都是“领头羊”的存在创通网,所以搞好中法关系,不仅能给两国以及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还能够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发展。
正是基于这一层面的考量,中方这些来年对马克龙政府可谓是给足了面子。这次与法外长巴罗举行会谈期间,王毅外长称中法都是独立自主的大国,应当再次承担起时代的使命。也就是说,在中方眼中的世界多极化的秩序里,一直都有法国的一席之地,将法国视为多极化世界的一极。
此外,对中法之间的合作创通网,王毅外长也提出了诸多期望。王毅外长表示,中法应当持续深化在核能等传统领域的合作,要拓展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合作,中方支持本国企业赴法投资,愿意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白兰地等双边经贸摩擦,也希望法方为中企提供一个可预期、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对于中方的期待,法总统马克龙和外长巴罗都给出了积极回应,表态将与中方加强战略沟通。
然而中法刚刚谈妥,法国方面就有人跳出来,给中法关系制造不愉快。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7月5日,也就是王毅外长与马克龙以及巴罗会谈的第二天,法国财长隆巴尔在出席一场经济会议时表示,仅仅是在汽车和钢铁领域对华加强贸易壁垒还不够,欧洲应该采取更多行动,更广泛的针对中国产品,才能够确保欧洲工业不会遭到扼杀。
其实类似的声音,在欧洲内部由来已久。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后,更是甚嚣尘上。在部分欧洲政客看来,特朗普对华发动贸易战的做法,将冲击全球经贸格局,大量中国产品在无法顺利进入美国市场后,会将目标锁定在欧洲市场。由于中国产品物美价廉创通网,欧洲本土产品缺乏竞争力,所以欧洲如临大敌。为了找借口高筑对华贸易壁垒,便大肆炒作“中国产能过剩”。
这样的声音,既不符合中欧的合作精神,同时也与客观事实不符。以中欧围绕电动汽车的贸易摩擦为例,明明是欧洲自己的政策跟不上产业发展的大势,欧盟却将锅扣在了中方头上,计划通过大幅加征关税的方式,遏阻中国电动汽车流入欧洲市场,并逼迫中企赴欧投资。在这件事上,欧盟不仅不找自身的原因,而且还将欧盟的产业利益凌驾于中企的合法权益之上。
事实上,在中欧经贸事宜上,欧洲向来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中国电动汽车涌入欧洲市场,在他们眼里就是损害了欧洲的汽车工业,中国稀土供应量减少,在他们眼中也是损害了欧洲的产业利益。可见,根本不是所谓的“产能过剩”,而是欧盟完全只顾自身需求。
而这其中,尤以法国最甚。当初欧委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背后主要就是法国在推动。这次法国财长隆巴尔又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并非只是想要“保护本国工业”,还有着政治目的。法国其实一直都自视甚高,自认为是欧洲“话事人”,因此经常对华展现强硬立场创通网,试图巩固自身在欧洲内部的地位。但这一做法,无疑是极其短时的,一时的政治炒作破坏的可是长久的经贸合作氛围。马克龙不能一边从中方手上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转身又要对华示强,捞取政治利益。
博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